目前分類:不可不知的醫療資訊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鼻塞、流鼻水

常被當成是感冒的症狀,雖然感冒常常出現鼻塞與流鼻水,但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單純是由感冒所引起。

鼻塞發生的時候常合併有頭昏、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減退的現象,鼻塞的患者雖然可以藉由張口呼吸來吸入空氣,但是由於缺少鼻腔過濾、清潔、濕潤、加溫的4大功能,雖然可攜入足量的氧氣,但是,若無法改善鼻塞,僅以張口呼吸只會徒增口乾舌燥而已。而長期的鼻塞甚至可能會引起心肺功能的異常與顏面骨骼發育不全,不可輕忽。
建議就診科別
1.家醫科
2.耳鼻喉科

鼻塞分為生理性鼻塞和病理性鼻塞兩種

生理性鼻塞

就是鼻子的周期變化,也就是規律性的兩邊鼻孔輪流塞、交替通暢,這是屬於正常現象

例懷孕婦女因女性荷爾蒙的分泌增加,也會造成鼻塞的機率增加
情緒變化、二手菸、空氣污染都可能導致鼻塞,不過一旦誘發因子消失,鼻塞也隨之消失,這些都屬於生理性鼻塞。

病理性鼻塞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肉肥大,導致鼻塞更加嚴重,也常會出現眼睛癢、鼻子癢、流鼻水合併鼻塞的過敏性鼻炎症狀,這算是病理性鼻塞常見病徵之一。鼻中膈彎曲、肥厚性鼻炎、雙側鼻竇炎也是屬於病理性鼻塞這算是病理性鼻塞常見病徵之一。

鼻子過敏好發於季節變換之際,因為溫差變化大,使得鼻黏膜加溫效應來不及反應,所以為了避免吸入不舒服的冷空氣,鼻黏膜只好腫大,增加和冷空氣接觸的面積來加溫,反而造成鼻塞。為減少鼻過敏帶來的不適,除了藥物外,從日常生活中改善,相對的可以減少服藥的機會。
1、避免出現在溫差變化大的場所,如夏季在大太陽下突然喝冰水或吹冷氣。
2、多多運動,尤其是游泳,多曬太陽,增加抵抗力,也比較容易改善過敏體質。
3、多喝熱水,因為口腔的熱度會提升鼻腔的溫度,減少鼻黏膜腫大的機會。
4、騎乘機車或可能吸入不舒服的冷空氣時,戴上口罩或用圍巾掩口鼻。
5、避免飼養寵物及鋪設地毯,減少塵 累積的機會。

治療過敏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因為過敏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防禦動作,因此,要根治氣喘除了要解除症狀也要找到過敏原。

 藥物過度的使用可能會造成心悸、血壓上升與頭痛的現象,一定要在醫師的指示之下使用藥物

鼻塞自我照護:
1、擤鼻涕動作要輕柔,不可過度用力。
2、淋浴,或打開蓮蓬頭,坐在浴室裡,呼吸濕潤的溫水蒸氣。
3、喝大量水幫助稀釋痰液。

嬰幼兒的鼻腔及咽喉先天就較狹窄,也分布很多淋巴腺體,可以潤濕及過濾吸進的空氣,但在感冒、對外界空氣過敏或受傷時,除了表面黏膜腫脹外,分泌物還會大量增加,此時就非常容易阻塞住鼻腔。在坐立時,分泌物會向前外流出成鼻水,而平躺時則向後向下倒流至咽喉,甚至刺激喉嚨而咳嗽。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在白天情況尚好的小孩,到了晚上睡覺時,就會咳嗽不斷、睡不安穩的原因。

幼兒當以下情況發生時請立即就醫
1、清澈透明的鼻涕一直流:大多數的幼兒是因鼻過敏或感冒引起的。但是有極少數的例子,這種鼻子流清水可能是腦脊髓液外流,表示鼻腔與大腦腔間有裂隙存在,這是非常危險及緊急的情況,一定要馬上送醫檢查治療。
2、黃鼻涕:鼻水的顏色轉為黃色黏稠狀時,表示可能鼻腔中已被細菌或病毒感染而發炎甚至化膿,此時就需要醫生檢查,做藥物使用的評估。
3、感覺呼吸吃力及氣喘:在吃奶時,因為口腔被奶嘴及食物堵塞住,加上鼻腔原本就不通,所以呼吸更形困難,寶寶會表現出煩燥不安、臉色發暗(紺)、鼻翼搧動、及胸部凹陷……等症狀。
4、發燒、鼻腫、嚴重咳嗽及活力不佳……等:表示存在有其他較複雜的問題,如鼻竇炎或肺炎,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膚疹

一.異位性皮膚炎 屬遺傳性疾病
一歲以前的小朋友,約有10%左右會受到此一病症的困擾,男童罹病的比例高於女童,調查後發現,病人家族中約有三分之二的成員有支氣管哮喘、花粉熱等等過敏性疾病的病史。
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與氣喘常常是手牽著手的好朋友,這三種病雖然是發生在不同器官,其實是同一種疾病的表現,因此,在家庭醫學門診常常看到媽媽有過敏性鼻炎,女兒有氣喘,而弟弟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於同一個小孩就兼有皮膚炎和氣喘的狀況。
基本上,這些疾病除了遺傳的可能,飲食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周圍環境的刺激,例如氣溫冷熱與穿著衣物的材質,均可對具有異位性體質的人產生過敏的反應,更容易因為癢而抓出皮膚疹來。

進入青春期後 會明顯改善
通常越早發作的病例會較早完全消退,只有少部分的患者會持續進入成年,而這些較嚴重的病人,往往會合併其他過敏性疾病的情形。
日常生活上應注意

1.避免劇烈的溫度、濕度變化,選擇純棉製品的衣物

2.洗澡時避免過熱的洗澡水,亦不建議過度使用肥皂、沐浴乳等清潔劑

3.病童因為在心理或生理的壓力下,異位性皮膚炎會急速的惡化,所以和諧的親子關係及家庭氣氛亦是不可或缺的。

二.濕疹 懷孕最常見的皮膚搔癢問題
大約五分之一的婦女在懷孕期間或剛生產的一小段日子裡,會有程度不一的皮膚搔癢。但並不是所有孕婦的皮膚病都直接和懷孕有關。懷孕期間最常見的皮膚搔癢問題是濕疹,多半出現在懷孕中期,此時因為寶寶的成長加快,肚皮上承受了較多的張力,一些皮膚較乾燥的孕婦往往會在腰部或腹部出現乾癢的症狀。如果搔抓得太厲害,則可能進一步引起濕疹的病灶。所以,準媽媽們在懷孕四個月開始就要注意減少肚皮上清潔用品的用量,並且於沐浴後在腰腹處加塗一些乳液,同時避免穿著悶熱不透氣的衣物。

皮膚病不影響產婦或胎兒健康
真正與懷孕有關的皮膚病首推孕期多形疹,又稱孕期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和斑塊,除了皮膚疹子的表現多樣化之外,發病的患者多為初次懷孕,症狀在懷孕接近尾聲時才出現,不治療也會在生產完後數天內自行痊癒,一般都不會蔓延到臉部也不影響產婦或胎兒的健康,曾患過此病的婦女下一胎懷孕時往往不會復發。

三.疱疹

初發之際,病患僅有疼痛與輕微搔癢的感覺之後患部的皮膚出現群聚性呈連續帶狀分布的水泡

對於一般免疫力正常的病人,治療主要是針對皮膚病灶及神經疼痛來做處理即可。

對於免疫不全的病患或病灶位於特殊部位,如眼睛周圍可能傷及角膜或鼠蹊部附近,可能影響排泄功能時,則必須使用對抗病毒的特效藥。

皮膚水泡的治療要避免弄破水泡,保持傷口乾淨,以預防細菌感染,造成蜂窩組織炎,一般而言病灶在兩週左右會癒合,且不會留下疤痕。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腫

一個人體重的40%為骨頭、肌肉、內臟等器官組織,另外的60%是水分,其中的40%是細胞內液體的重量、20%是細胞外液體的重量。

水腫就是指過多的水分蓄積在細胞間隙,而導致外觀上的浮腫。細胞外液體只要增加原重量的10%,即可稱之為水腫。

水腫最明顯的跡象,就是在浮腫處用力一按,凹陷下去的地方要很久才能恢復原狀,而當細胞間的液體增加越多,細胞與細胞間的距離就相對地比較遠,所以按下去的凹痕也恢復得較慢。但也有水腫是按下去不會出現凹陷的

造成水腫的可能原因主要有四種:

(一)腎臟病

(二)肝硬化

(三)甲狀腺功能過低症:這種水腫指壓時並不會凹陷。

(四)充血性心衰竭:容易在傍晚或勞動之後,出現下肢及腳背水腫,病人會感到呼吸困難且有心臟擴大現象。

高血壓與糖尿病時常會在同一病人合併出現,而這樣的病患對於心臟與腎臟的負擔過重,所以必須要嚴格的控制血糖與血壓,並選用適當的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預防因高血壓與糖尿病所引發的腎臟衰竭。

許多癌症手術都必須進行淋巴廓清的程序,完全清除癌細胞。但在淋巴結進行廓清之後,正常的淋巴循環便會變得不順暢,下肢的淋巴液回流的速度受到影響,所以容易出現淋巴水腫。如前所述,這種水腫與一般間質細胞水分過多的水腫不同,並不會出現指壓凹陷的現象。

因水腫而就醫的患者,常見的病因如下:
1. 局部的水腫:單側下肢水腫常是因靜脈曲張、蜂窩組織炎、下肢靜脈栓塞等問題所造成,而長途飛行後的下肢腫脹,則是因久坐不動,靜脈血液回流較差所造成的,通常和其他器官沒有關係。
2. 腎臟病:若是腎病症候群所造成的水腫,由於大量蛋白尿的關係,尿液常同時會有泡沫出現,不過,並不是所有尿液有泡沫便是腎臟病。
3. 肝病:肝臟病的患者出現水腫往往主要是肝硬化所致。若是肝硬化造成的下肢水腫,也常會合併出現腹水與黃疸等症狀。
4. 心臟病:心臟衰竭造成靜脈回流不良導致的水腫,造成走路、爬樓梯時會呼吸困難。
5. 荷爾蒙:有些女性隨著月經週期變化,就會有週期性水腫,或者服用避孕藥、注射排卵藥物,都有可能出現水腫。
6. 藥物:某些降血壓藥物,消炎止痛劑,有可能引起水腫副作用,或者一些減肥藥物中若含有利尿劑,有可能會因為停用時而出現水腫、體重增加的現象。
7. 體質性的水腫:這種體質性的因素以女性居多,特點是早上好好的,一到下午或晚上下肢腫脹,早晚的體重可以相差達1公斤以上。在排除前述6種原因後,才會將問題歸為體質性水腫。

治療水腫 須先診斷出正確病因
治療水腫並非只是服用利尿劑將水分排出就好

肝臟、心臟或是腎臟等器官疾病導致水腫,必須先治療主要的根本疾病才是最重要的。

體質性水腫,多半不需要治療,在生活上作一些調整,包括穿彈性襪、清淡飲食(吃得太鹹,食物中的鈉會讓水分滯留體內)、睡覺前將小腿抬高等。

藥物造成水腫,特別是消炎止痛藥,因為消炎止痛藥可能因為造成急性腎衰竭而引發明顯水腫,有時雖然沒有出現如此嚴重的狀況,也可能因為一時的腎臟血流減少而水腫,這都是需要注意的。

水腫應該由醫師評估檢查,找出病因治療,若是全身性水腫,還出現呼吸困難、氣喘、解不出尿的情況,表示對生命有立即威脅,應該儘速到醫院急診處理。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悸

心悸就是感覺到自己心跳的一種不舒服感覺,也有許多不同的描述,包括「心臟跳得很用力」、「心臟撲通撲通跳」、「覺得心臟快要跳出來了」等說法。

建議就診科別
1.家醫科
2.心臟科
3.精神科
4.新陳代謝科

老人家或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為神經退化或神經病變障礙,使他們即使有明顯的心律不整,也不會感覺到心悸。


在臨床上,心悸症狀主要有三類:
一、病人自己覺得心跳比較明顯或比較重一點,摸脈搏的速度是正常或稍快一點,節律倒是規則的,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心悸

主因--可能是心臟收縮較強或病患較為敏感所致,常發生於比較焦慮的病人。在此種狀況下,通常病人的心臟本身是正常的,只有少部分是因為某些心臟病變,如瓣膜缺損等,造成心臟收縮強度增強所致。

二、病人覺得心跳突然停頓一下的感覺,摸脈搏時可能會感覺到突然停一下。

主因---這是一種稱為「心臟早期收縮」的心律不整所引起,因為心臟跳動平常是規則的,但若有一個心跳提早出現造成下一個心跳的間隔較長,以致收縮增強,便會讓病人感覺到明顯的心跳,這種心律不整算是相當常見的,不管是正常或不正常的心臟都會產生,但不正常心臟發生的次數會比較頻繁。

三、發作是非常突然的,一下子心跳速度非常快,超過每分鐘1百多下,且可能規律或不規律,摸脈搏的感覺則是很快但較弱,此類的心悸較為少見

主因--典型的「心搏過速」所造成的心律不整,因心跳速度太快,除了心悸的不適之外,常會伴隨有胸悶、氣喘、頭暈、血壓降低,甚至出現暈倒的情況。

心悸與心律不整並非等號
許多人會將心悸與心律不整直接聯想在一起,事實上,心律不整是心悸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兩者並不能畫上等號。

甲狀腺亢進的症狀與焦慮症的表現在很多方面都很近似,還是需要特別做鑑別診斷。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患常有焦慮、緊張、腹瀉、體重減輕、失眠、焦躁、心悸的問題,給予藥物治療,大多都能回復正常。
醫師評估後,發現心悸的原因是來自於焦慮

治療方法:

1.儘量減少引起焦慮的原因,如工作與課業的壓力,也要學習如何調適面對壓力、訓練自己放鬆的方法,讓自己休假一陣子,同時需避免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2.暫時性的輕微鎮靜劑和降低心跳強度的乙型交感神經阻斷藥,可讓患者的症狀有明顯改善;至於某些恐慌症的病患,則可能還需要一些抗憂鬱症的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改善症狀。

值得提醒的是,患有焦慮或恐慌症的病患,常由於缺乏安全感而持續心悸,進而四處就醫,這樣的狀況雖然可以理解,但想要解決這樣的困境,更需要病患與醫師間緊密的合作,絕非一再「逛醫院」就可以解決的。確立診斷才能對症治療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胸悶胸痛

建議就診科別

   1. 家醫科

   2. 心臟內科

醫師問診時,應儘量提供下列的資訊:
1. 胸痛的性質及程度:例如典型的心肌缺氧是在胸部下方類似重物的壓迫感,也可能只有輕微的胸悶;食道逆流引起的胸痛是在胸骨下方的灼熱性疼痛;主動脈剝離多為嚴重的撕裂性疼痛。
2. 胸痛的位置:包括是在前胸的部位(左側或右側),或是在後背等部位,可能代表不同的疼痛來源。
3. 胸痛的時間:疼痛的時間是相當重要的診斷要素,例如從何時開始、持續多久。
4. 胸痛的頻率:多久會痛一次。
5. 誘發或加重胸痛的因素:例如心肌缺氧可能因運動而加重疼痛的程度;胃食道逆流有可能在躺下時會加重症狀,甚至在夜間痛醒;肌肉骨骼疾病、氣胸、肋膜疼痛、心包膜炎的疼痛,都可能因深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6. 胸痛減輕或停止的因素:例如心肌缺氧引起的胸痛在休息或給予舌下硝化甘油含片之後可能會改善;胃食道逆流若給予制酸劑可幫助緩解症狀。
7. 是否有牽引痛,牽引至何處:心肌缺氧的胸痛可延伸到左手臂內側、肩部、下頸部、上腹部等處;主動脈剝離、膽囊疾病、胰臟炎等則可能有背部的牽引痛。
8. 其它伴隨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冒冷汗、噁心、頭暈、無力、心悸、意識不清等。
9. 過去的疾病史:包括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

病因確認須配合相關檢查
胸痛的鑑別診斷除了詳細的病史之外,還需配合理學檢查,例如氣胸的病人可能會有患側呼吸音減少的情形;膽囊疾病、胰臟炎等患者可能會有上腹部壓痛的症狀;另外則是進行必要的檢查,例如抽血、心電圖、胸部X光或其他特殊檢查,才能正確診斷並治療。

在抽血方面,主要是看心臟相關的酵素是否有異常上升的情形,例如若是心肌梗塞,這些酵素會因為心肌細胞壞死而釋放到血液中,造成血中濃度異常上升。心電圖也是必要的檢查,藉以判斷是否有心臟缺氧或心肌梗塞等狀況的典型變化。胸部X光片可幫助判斷是否有氣胸的情形,或是否有肺栓塞的典型變化。

其他的特殊檢查需視臨床上懷疑的病症去實施,例如懷疑肺栓塞的患者,可能須透過胸部電腦斷層來幫助診斷;懷疑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可考慮安排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以確定診斷。

可能致命的急症發作

長期高血壓,特別是控制不良或有血管動脈壁之遺傳問題的病患,較容易罹患主動脈剝離,其症狀為突發性之劇烈胸痛,有如被刀割般疼痛延伸至背部,所以此類病患常可清楚記得發作的時間,甚至是幾點幾分。急性主動脈剝離是一項死亡率極高之疾病,診斷方法可用胸部或腹部電腦斷層檢查來診斷。肺栓塞是一種肺動脈被血栓塞住的疾病,死亡率相當高,由於肺栓塞的臨床症狀不具特異性,如氣促、胸痛、咳嗽、咳血等,通常需經各類鑑別診斷方能確定是否罹患肺栓塞,包括動脈血氧下降、電腦斷層掃描及血管攝影等,因此肺栓塞也是種不易診斷的疾病。

突然發生單側的胸痛,同時合併有呼吸短促的症狀,有可能是氣胸,可藉由胸部X光攝影幫助診斷;若是因此造成心臟的壓迫,就會成為張力性氣胸,可能危及生命,需緊急處理。

胸痛症狀不容輕忽
雖然大部分的胸痛是由輕微的病因所造成,但民眾仍應瞭解哪些是有立即生命危險的胸痛,以免延誤病情。需要提醒的是,若在病症辨認上有所遲疑或症狀嚴重時,應儘速掛急診就醫,即使檢查之後並無大礙,也可以讓自己安心,因為果真是相關急症發作,才不至於延誤「黃金時間」,而救回自己一命。

引發胸痛的常見原因
皮膚的問題:帶狀疱疹。
大血管的問題:主動脈剝離。
肺臟的問題:氣胸、肺栓塞、肺炎、肋膜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惡性腫瘤等。
胸壁的問題:肋軟骨炎、肩部疾病、脊神經根壓迫、乳房病灶、胸壁惡性轉移病灶等。
腸胃的問題:胃食道逆流、食道炎、消化性潰瘍、胰臟炎、膽道疾病等。
心臟的問題:心絞痛、心肌梗塞、僧帽瓣脫垂、心包膜炎等。
精神方面的問題:焦慮症、恐慌症等。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腹痛

建議就診科別
1.胃腸科
2.一般外科
3.家庭醫學科

不論在急診、腸胃科、內科或家醫科門診,腹痛都是常碰到的問題,雖然常碰到,醫師在面對腹痛的病人,有時卻還是感到相當棘手,腹痛也不一定是消化系統的問題,可能是其他器官系統出了問題而反映在腹痛上,必須做鑑別診斷才能確認病因。

以下針對常見的疾病來提醒各位面對腹痛時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腹痛可以依發病過程分為「急性」或「慢性」腹痛。

急性腹痛是指需要迅速處理的腹部情況,定義是在1星期內所發生的腹痛-若是在飯後數小時感到噁心、嘔吐或拉肚子,可能是因為不潔的食物或飲水所造成的急性腸胃炎。

如果是年輕人或體力還能支撐者,可先保持空腹讓腸胃休息,並適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等症狀稍微好轉一點之後,再以澱粉類的食物開始補充熱量,通常幾天後就可以痊癒

如果是老年人或症狀嚴重者,如發燒、腹痛得很厲害、下痢、意識不清、嘔吐出黃綠色的膽汁、大便有黏液或血絲等,就應儘速送醫,切勿延誤。

慢性或反覆性腹痛,通常是超過數週以上的腹痛-慢性的腹痛通常較沒有時間的急迫性,不用去掛急診,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仍要留意腹痛的頻率、位置(上腹、右下腹、左下腹)、形式(脹痛、絞痛、刺痛、悶痛、劇烈疼痛)、有無加重腹痛的相關因子(如彎腰、呼吸、姿勢、小便)、腹痛與飲食或經期的相關性、有無伴隨其他相關症狀、有無體重減輕……等徵候,並將這些資訊告知家庭醫師或腸胃科醫師,因為愈多的線索可幫助醫師愈快做出正確的診斷。

造成腹痛的原因很廣泛,包括以下幾種:
一、 腹腔外疾病引起的腹痛
心肺系統的問題,如心絞痛、心肌梗塞、肺炎、肺栓塞等;腹壁的皮膚或肌肉的問題,如帶狀疹的感染等,也會引起腹痛的症狀;而其他腸胃的毛病,如食道炎、胃食道逆流等,同樣會造成腹痛。
二、 腹腔內的器官、組織問題
依照疼痛發生的位置,可能會有不同的原因:
1. 接近腰部的疼痛:尿路結石、腎盂炎、後腹膜腔闌尾炎等。
2. 上腹的疼痛: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急性胰臟炎、胃痙攣等。
3. 右上腹部疼痛:膽結石、膽囊炎、膽道發炎、肝膿瘍等。
4. 左上腹部疼痛:脾臟梗塞、脾臟破裂、胰臟炎等。
5. 下腹疼痛:盲腸炎、骨盆腔疾病、憩室炎、腹主動脈瘤等。
6. 腹部中心或是其他部位的絞痛:急性腸胃炎、腸阻塞、腸道炎症、缺血性大腸炎等。

幼童的腹痛表現
嬰幼兒時期若出現腹痛,往往因言語表達不易,更手足無措。

3個月內的嬰幼兒-可能因為餵食不當、牛奶蛋白過敏或乳糖不耐等因素,引起腸子痙攣,造成嬰兒腹絞痛

試著改變寶寶餵食的習慣。若寶寶的大便又硬又大或一粒粒的,嚴重者可能還會合併肛裂或大便出現血絲,就有可能是便秘的因素,建議多讓寶寶補充水分,或買黑棗汁、黑棗來幫助寶寶排便

年紀大一點的幼兒可多補充高纖維與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水果,少吃芭樂或蘋果等容易便秘的食物。

6個月至3歲的幼兒發生陣發性腹痛,合併臉色蒼白、哭鬧不安、嘔吐、虛弱的臉色及草莓狀的糞便,就要考慮有腸套疊的可能,必須儘速就醫處理。


如果小朋友平時很健康,卻突然有拉肚子的情形,合併嘔吐或肚子痛,那可能是感染到急性腸胃炎,父母必須依照醫師的診斷與治療,配合清淡的飲食並補充足夠水分及電解質來照顧病童

若是脫水嚴重或造成電解質不平衡,就需要住院打點滴治療,嚴重的細菌性腸胃炎或下痢,甚至需要注射抗生素來控制。

學齡兒童的腹痛,則可能是腸胃炎、泌尿道感染、腸繫膜淋巴腺炎、闌尾炎等。


老年人的腹痛原因與表現更是千變萬化。年長者的闌尾炎症狀通常沒有年輕人來得典型,不一定會合併發燒或右下腹痛,必須特別提高警覺。腸阻塞也是腹痛的常見原因之一,「腹脹」及「便秘」是最常合併出現的症狀,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3的腸阻塞病例是由於絞扼性疝氣(即疝氣脫出的腸子卡在某個位置,通常是疝氣脫出的腹壁開口)而引起的。此外,腸胃道的惡性腫瘤、乙狀結腸的扭轉、缺血性腸炎以及大腸憩室炎,也是常見的原因。老年人如果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消炎止痛藥,或是解黑大便,其腹痛則有可能是消化性潰瘍出血所造成的。若本身有動脈粥狀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合併急速的血壓下降等休克症狀,就要小心是否為主動脈瘤剝離。
總之,老年人的腹痛問題可大可小,且症狀常無特異性,所以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預防便秘;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病史,務必遵從醫囑控制好血壓、血糖,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另外,腹痛時切記不可自行服用消炎止痛劑,否則可能會惡化潰瘍的病灶;若有血壓降低、意識不清,或是體重減輕、黃疸等症狀,一定要儘速就醫。

女性的腹痛除了一般疾病之外,還要特別考慮婦科方面的疾病

如經痛、輸卵管炎、輸卵管扭轉、卵巢炎、卵巢囊腫、卵巢化膿等。

若有性生活者,不管是年輕人或已停經的女性(停經一年內仍有受孕機會),如果合併劇烈的下腹疼痛,就必須要考慮是否有子宮外孕的可能。

當出現頻尿、下腹悶痛、小便時有燒灼感,甚至血尿等症狀,則有可能是膀胱炎或尿道發炎

所以女性平時就應該重視保養之道,多喝開水、少憋尿,並注意個人的衛生習慣。


有些腹痛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必須立即請外科醫師處理,包括腹主動脈瘤剝離、急性腸腔破裂、腹腔因腫瘤或子宮外孕造成內出血、缺血性腸炎、箝制性疝氣、急性發炎等,其症狀通常是急速地發生,且會合併冒冷汗、血壓降低、心跳加快、昏厥、休克等,不可不慎。


日常保健

 

平時應該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幫助排便、少抽菸、少喝酒、多運動、注意飲食衛生,並控制好血壓、血脂及血糖,以減少腹痛的發生。


曾有潰瘍病史、近期有服用退燒止痛藥、三餐不定時、壓力大、精神緊張、抽菸、習慣空腹喝咖啡或茶的人,若腹痛的情形是在空腹時比較痛,吃完東西便有所改善,則可能是潰瘍引起的胃痛,建議在做胃鏡確認後,除了要遵照醫囑,服用特殊抗潰瘍或合併殺菌的藥物外,改變自我的生活習慣、調整工作步調也很重要。

中老年人發生胃痛時,最好要做胃鏡檢查,以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建議就診科別
1.神經內科
2.家庭醫學科

體重減輕常見的3大原因
體重減輕是很多疾病的表現之一,體重減輕大致可分為3個原因:
1. 體內能量消耗過劇-會考量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劇烈運動等3種情形。


2. 體內能量流失過多-體內能量流失所致的體重減輕,則大多是因為糖尿病或胃腸吸收不良症候群,臨床上有很多原因會造成吸收不良症候群,如慢性胰臟炎所導致之脂肪性下痢、小腸淋巴癌、胰臟腫瘤、放射線治療損害、膽道阻塞……等。


3. 食物攝取減少-食物攝取減少多半是因為食慾降低
一般診斷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的病人時,首先需要問的問題就是「食慾好不好?吃得營養好不好?」

若食慾增加卻反而體重減經,其問題常在於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吸收不良症候群……等

若因為食慾下降所造成的進食減少則較為棘手,因為許多的疾病也都會有這樣的問題。


年輕病患,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以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厭食症或慢性感染為最常見的病因

老年人則是惡性腫瘤、精神疾患(如:痴呆症、憂鬱症)、慢性疾病等。

老年人體重減輕須特別注意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退化,很多潛藏的疾病可能會以體重減輕表現,建議一定要請醫師詳細檢查並妥善追蹤。
病患在做過仔細的檢查後發現,大約有30%是因為惡性腫瘤所引起;30%是精神與神經系統的疾病(如:憂鬱症、早期的失智症);30%則是詳細檢查也找不出病因

定期追蹤確認病因

通常第一線的篩檢應足以找出不明體重減輕的原因,不過,若這些檢查都無法找出原因,就有必要定期追蹤,一開始建議每個月重新檢查1次,如果連續追蹤6個月還沒有結果,那就可以延長回診的時間。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痛
建議就診科別
1.神經內科
2.家庭醫學科
有許多疾病會引起頭痛,診斷上可依疼痛發生部位、時間、頻率、性質、強度與其他合併症狀來區分其原因。

頭痛大致可分為3類:

1.血管引起的偏頭痛

2.肌肉緊張性頭痛

3.神經性頭痛

4.其他還有腦部本身構造引起的頭痛,例如:頭部外傷、血管異常、腦部發炎、代謝性障礙等。

以下針對常見的頭痛問題進行簡單介紹:
一、偏頭痛:
典型的偏頭痛在頭痛前常會出現徵兆,像是視覺障礙(亮光、眼前光點閃耀),且偏頭痛的發生也可能具有家族性的關聯。偏頭痛的原因為:顱內血管收縮→血流變慢→腦部所需的血液減少→產生局部神經學症狀→頭痛(搏動性的頭痛)。一般發作起來可持續數小時,且通常在發作1小時後會達到最高峰。
二、緊張性頭痛
現代社會常見的文明病,通常是因為壓力及情緒緊張所導致(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肌肉無法有效放鬆→頭痛)。疼痛時就像戴著一頂很緊的帽子,部位則大致侷限於頭上有肌肉的地方(如:後腦、太陽穴),並且是悶悶的痛,不會有視覺障礙前兆。疼痛時間通常會在早上4:00~8:00及下午4:00~8:00(從安靜轉換到喧鬧,或由喧鬧轉換到安靜的時刻)。
緊張性頭痛是常見的一種慢性的良性頭痛,有可能每天發作,通常容易焦慮、緊張的女性,發作頻率會多於男性;緊張性頭痛與偏頭痛不同的地方,在於有頸後緊張、較強烈的壓痛感,有時受到引發焦慮的情境所影響,在白天可能出現愈來愈痛的情形。針對緊張性頭痛的治療,可考慮使用抗憂鬱劑、抗焦慮劑或阿斯匹靈,併用生理回饋法、按摩等,或是停用可能引起頭痛的藥物。

三、神經性頭痛:
神經性頭痛是因為某一條神經(受某種原因)的壓迫,進而引起的神經發炎,其疼痛的感覺像觸電一樣,瞬間即逝。例如: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枕部神經痛、鼻竇性頭痛、耳性頭痛。
若頭痛(持續性)合併有視力模糊、雙重影像或嘔吐時,應即刻到醫院求診,進行詳細檢查,以排除腦血管病變,顱內出血或腫瘤之可能。
頭痛的治療除了吃藥外,平時也應該培養規律且正常的生活習慣,儘量遠離會加重頭痛的原因,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適度按摩頸部、頭部,讓頸背部位放鬆。
2.避免安排太過緊湊的行程或活動,以免造成壓力。
3.避免飲用含酒精、咖啡因的飲料。
4.養成正常規律運動的習慣。
5.保持充足的睡眠、正常的飲食。
6.避免抽菸。
7.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保持心情穩定和愉悅。
8.利用旅遊、聽音樂、靜坐、小睡片刻……等方式,讓自己適時地放鬆。
9.避免熬夜或過長時間工作。

眩暈(天旋地轉的暈眩)
建議就診科別
1.神經內科
2.耳鼻喉科
3.家庭醫學科

眩暈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引起眩暈的原因很多,有嚴重的也有輕微的,嚴重的眩暈常使人無法工作、行動,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
眩暈通常是內耳迷路(專司平衡感的內耳結構)受影響所引起的,較嚴重的眩暈多半是因為內耳的問題而起。
眩暈可分為中樞性眩暈及周邊性眩暈。

中樞性眩暈最常見的發生原因

1.中老年人的腦底動脈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眩暈也經常是中風的前兆,一旦出現這種症狀時,必須確切防範,不可掉以輕心。

2.腫瘤疾病也是引起中樞性眩暈的主要原因,尤其內耳道的聽神經瘤雖屬於良性,但很容易壓迫到腦部,因而表現出惡性的臨床症狀,所以,患者須接受手術將其切除才能治癒。

中樞性眩暈和周邊性眩暈的區別方式,在於前者會讓人感到漂浮不定;後者則是讓人感覺在旋轉,並常伴隨有噁心及嘔吐的症狀。
引起周邊性眩暈的疾病主要包括:美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耳性眩暈。美尼爾氏症又稱為內耳淋巴積水或內耳青光眼,會引起眩暈、耳鳴、聽力障礙等症狀,致病原因至今仍無法完全了解。美尼爾氏症的患者常因眩暈而倒下,但不同於一般暈倒後的不省人事,這類病人仍保有知覺,且通常只發生在一側;不過,有1/3以上的病人會變成兩側性,甚至聽力也會在幾年內慢慢地變壞,最後成為重度聽力障礙,這種聽力退化迄今尚無藥物可以醫治,因此,醫師都會建議病人早期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另外,有一些常見的情形也會造成眩暈,例如:姿勢改變性眩暈症、血管痙攣症眩暈。姿勢改變性眩暈症指的是平時沒有眩暈,但當頭擺在某個角度時,就會發生眩暈症,通常是與身體位置的改變有關;此時,只要把頭擺回原來的位置,眩暈便會消失。血管痙攣症眩暈的患者會逐漸出現耳鳴及耳聾,過幾天後聽力喪失,接著出現劇烈的眩暈,等數小時之後,聽力才會慢慢地改善。
不同原因造成的眩暈,治療方法也不相同,除了對症治療之外,擁有健康生活也是預防眩暈發作的重要原則,因此,平時應保持生活作息正常、睡眠充足、遠離壓力、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頭暈
建議就診科別
1.神經內科
2.家庭醫學科
「頭暈」一般常見的包括:走路不穩、頭昏眼花、頭重重的、眼前一片黑……等,因此在處理頭暈時,首先必須確定病患的訴求或問題。
造成頭暈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可分為3大類。

第1類是平衡神經的問題,例如:良性姿態性陣發性暈眩、美尼爾氏病等

第2類是中樞神經的問題,例如:腦椎體動脈血流不足、腦幹中風前兆、腦幹中風等

第3類是全身性疾病的問題,例如:藥物的副作用、姿態性低血壓的頭暈(包括貧血或心律不整)、低血糖頭暈等。
有些頭暈的治療效果比較差,例如:腦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暈、多次中風後的頭暈、多重感官障礙的頭暈、小腦進行性萎縮的退化、遺傳疾病……等,因此,在這些情況下會需要更多的耐心來接受治療。
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憂鬱、焦慮、太累等因素也可能造成頭暈,所以,平時保持心情穩定、作息規律,對減少頭暈的發生亦有幫助。如果發生頭暈時,應該先坐下或躺下來休息,並將雙腳稍微抬高,慢慢地便可恢復。
雖然大多數頭暈並不會造成太大困擾,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因此,如果頭暈一直持續或間歇性出現,最好還是到醫院檢查,找出頭暈的真正原因。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燒
建議就診科別
1.感染科
2.過敏免疫風濕科
3.家庭醫學科
4.一般內科

發燒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1. 合併體表皮疹,可能是麻疹、猩紅熱、水痘、風疹、斑疹傷寒。
2. 合併咳嗽、痰等現象,可能是支氣管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痲疹、扁桃腺炎、肺結核、肺膿瘍。
3.合併流鼻涕時,大多是感冒(鼻竇炎則會流膿鼻涕)。
4.合併嘔吐,可能是食物中毒、腦炎、猩紅熱等。
5.合併腹瀉,可能是腸炎、食物中毒。
6.合併有皮膚疼痛、紅腫時,可能是蜂窩組織炎、急性淋巴節炎。
7.合併有黃疸時,可能是急性膽囊炎、肝膿瘍、急性肝炎。
8.合併有泌尿系統症狀時,可能是腎盂炎、膀胱炎的前兆。

腹瀉
建議就診科別
1.胃腸科
2.家庭醫學科
腹瀉指的是糞便通過腸子的速度較平常快,以致其中所含水分來不及重吸收就被排出。

造成腹瀉的原因很多

濾過性病毒感染、不潔飲食、情緒壓力、過度飲酒、使用抗生素這類的藥物等。
一般處理原則:
1.暫時先不要吃固體食物,讓腸胃道休息一下。
2.補充些清淡的熱飲(開水或清湯)、運動飲料。
3.如症狀已逐漸改善,可開始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香蕉、白米飯、吐司。
4.腹瀉期間不要喝酒、喝牛奶,且暫時避免吃乳製品或含豐富纖維素的食物。
腹瀉必須立刻就醫的情況:
1.腹瀉伴隨嚴重的腹部痙攣、頭暈、畏寒或發燒超過38.3℃。
2.出現嚴重脫水現象,如口渴、唾液黏稠、頭暈、虛弱、尿液暗黃。
3. 糞便帶血、解出有如柏油顏色的糞便(有些藥物和鐵劑也會造成黑便,此時便不需擔心)。
4. 持續腹瀉達2天以上(3歲以下幼兒持續1天、6個月以下嬰兒持續8小時以上)。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見醫療院所要求自費之醫療項目之病患自控式止痛


一、什麼是「病患自控式止痛」?

健保所支付的是傳統的止痛方法當病人忍受不住疼痛時,按鈴呼叫護士,準備針劑後,經由肌肉或靜脈注射,往往需30分鐘以上才能止痛.

  所謂「病患自控式止痛」,是指醫師依個人疼痛程度設定藥物量,同時鎖定時間(一般約十分鐘)給藥。當您感到疼痛時,輕壓控制釋放止痛劑之按鈕,就有止痛藥經由靜脈或硬脊膜外導管進入體內,達到止痛效果。

    病患自控式止痛,目前僅對行政院衛生署安寧居家療護納入健保試辦計畫的癌症末期病患,或不需住院治療,但仍需安寧居家療護的末期運動神經元患者才提供給付。


 

二、那些情況適合自費使用「病患自控式止痛」及效益如何?

手術後急性疼痛者、無痛分娩、慢性疼痛、癌症疼痛等病患,經麻醉醫師評估後,若沒有氣喘或神智(意識)不清無法教導等,均可使用病患自控式止痛。「病患自控式止痛」整個過程若經安全設定控制,可減輕病患的疼痛及精神壓力,得以安睡、充分休息。

三、使用「病患自控式止痛」需注意事項?

(一)如果病患血壓過低,有低血溶性休克情形或經麻醉科醫師、外科醫師評估不適合者,就不可使用病患自控式止痛裝置。

(二)有些人使用後會有頭暈、噁心、嘔吐、皮膚癢等症狀,只要調整劑量或使用其他藥物,大多可獲得解決。

(三)一般病患使用後,除非有例外情況,否則並不會出現腸蠕動較慢、影響術後排氣或上癮、藥物過敏等情形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材料」健保均有給付,醫療院所不應要求病患自費

一、   什麼是一般材料品項

所謂「一般材料」品項,是指民眾在就醫療過程中所需的敷料、一般縫合線、刀片、外用消毒藥劑、生理食鹽水、導尿管、鼻胃管等,均包括在內。另外還有「手術一般材料」,例如手術中使用的敷料、各種縫合線、刀片、外用消毒藥劑及生理食鹽水、開刀巾及一般材料等。

 

二、全民健保對「一般材料」都有提供給付

(一)依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健保給付之項目,保險醫事服務機構不得囑保險對象自費或自購藥劑、治療材料或自費檢查,且不得應保險對象之要求,提供非屬醫療所需之醫療服務並申報費用。

(二)因此,醫療院所依據支付標準的項目向健保局申報費用,而一般材料項目,已含括在支付標準相關診療項目費用內,醫療院所如果再向民眾收取一般材料的費用或要求自行購買,都是違反健保規定的不當行為

三、民眾常被要求自費購買的一般材料有哪些?

民眾被醫療院所要求自費的一般材料品項,如棉棒、紙膠、抽痰管、拋棄式手術布包、OP site、一般導尿管、鼻胃管、拋棄式產包、拋棄式鴨嘴、導尿包、原裝灌腸套及灌腸器、灌食空針、胸腔引流瓶、AMBU BAG、抽吸瓶、氧氣潮濕瓶、高透氣防水透明敷料、口表套、耳溫套、氧氣濃度調節式面罩、手圈、甘油球、抽痰用之隔離手套、PadEKG Plate、引流管、引流袋…等。其他如拋棄式耳溫槍專用膠套、氧氣面罩、噴霧面罩、手術手套、紙膠帶、消毒腹部墊等。

 

四、 如何檢舉及申訴?

以上列舉的一般材料,都屬於健保給付的項目,醫療院所不得要求民眾自費或自購藥劑、治療材料或自費檢查,且不得因為病患的要求,提供非屬醫療所需的醫療服務並申報費用。民眾就醫時,如果遇到醫療院所要求自費購買一般材料時,請透過以下管道提出申訴或檢舉。

1.0800-030598免付費電話,有專人馬上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2.透過健保局全球資訊網 http://www.nhi.gov.tw的民眾意見信箱E-mail
     3.
親自到健保局各分局或聯絡辦公室。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8年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之住院費用上限如下

()因同一疾病每次住院部分負擔上限:3萬元。

()每年住院部分負擔上限:5萬元

前列住院部分負擔上限之適用範圍,以保險對象於急性病房住院30日以下或慢性病房住院180日以下所應自行負擔之醫療費用為限,不包含全民健康保險法所規定不予給付之項目.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分負擔

到診所或醫院看病時,除了全民健保幫我們付的醫療費用之外,自己也要負擔一小部分的錢,也就是所謂的「部分負擔」
一般看門診,要付的費用包括以下幾項:門診基本部分負擔、門診藥品部分負擔。如果您在門診還有接受復健物理治療或中醫傷科治療,那麼您還要多給付「門診復健(含中醫傷科)部分負擔」;如果您被安排住院,那麼您在出院時須付「住院部分負擔」。

1.門診基本部分負擔

醫院層級 西醫門診 急診 牙醫 中醫
經轉診 未經轉診
醫學中心 210元 360元 450元 50元 50元
區域醫院 140元 240元 300元 50元 50元
地區醫院 50元 80元 150元 50元 50元
診 所 50元 50元 150元 50元 50元

註:
(1)凡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門診就醫時不論醫院層級,基本部分負擔費用均按診所層級收取 50元。
(2)門診手術及住院患者出院後30日內第一次回診視同轉診,依並得由醫院開立證明供病患使用,按經轉診規定收取部分負擔。

2.門診藥品部分負擔

藥費

部分負擔費用

100元以下

0元

101~200元

20元

201~300元

40元

301~400元

60元

401~500元

80元

501~600元

100元

601~700元

120元

701~800元

140元

801~900元

160元

901~1000元

180元

1001元以上

200元

3.門診復健(含中醫傷科)部分負擔
如果您有在門診進行復健物理治療或中醫傷科治療,那麼同一療程自第2次起,每次只須自行負擔50元。

4.住院費用部分負擔
住院費用是以病房種類及住院日數規定不同的部分負擔比率,即使用急性病房之部分負擔比率高於慢性病房。其目的是希望民眾生病住院時,過了急性期,就應該回家療養或轉入慢性病房。

部分負擔比率表

病房別

部分負擔比率

5%

10%

20%

30%

急性病房

-

30日內

31~60日

61日後

慢性病房

30日內

31~90日

91~180日

181日以後

 

5.現行健保法第33條、35條已明定保險對象就醫應自行負擔部分費用;同法第 36條並規定,保險對象因重大傷病、分娩、接受預防保健服務及於山地離島 地區就醫時,免自行負擔費用。又依同法第37條規定,低收入戶成員之就醫 部分負擔,係由中央社政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應。

6.另病患如持有身心障礙手冊門診時,依本保險門診部分負擔作業規定,不分 層級,門診基本部分負擔一律依基層診所(50元)收取。

7.免除部分負擔的對象包括:
(1)健保卡上註記「福」或「榮」字的就醫者及三歲以下兒童就醫者。
(2)勞工被保險人因職業傷痛病就醫者。
(3)經登記列管的結核病患者,到衛生署公告指定醫療院所就醫者。
(4)同一療程,除了第一次診療需要部分負擔外,療程期間內都免除部分負擔(復健及中醫傷科除外)。
(5)持有健保IC卡的百歲人瑞〈行政院衛生署85年1月3日衛署健保字第84076121 號函〉。
(6)多氯聯苯中毒之油症患者,縣(市)衛生局核發的就診手冊,至特約醫療院 所門診者。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重大傷病。
(2)分娩
(3)未滿四歲的兒童、孕婦產檢.三十歲以上的婦女、四十歲以上的成人等所提供的預防保健服務。
(4)山地、離島的特約醫療機構所提供的門診、急診或住院服務,及在山地離島地區接受居家照護服務。
(5)經離島的醫療機構轉診至台灣本島門診或急診者。
(6)健保卡上註記「福」或「榮」字的就醫者。
(7)持「勞工保險職業傷病門診就診單」或「勞工保險職業傷病住院申請書」就醫者。
(8)經登記列管的結核病患者,到衛生署公告指定醫療院所就醫者。
(9)同一療程,除了第一次診療需要部分負擔外,療程期間內都免除部分負擔。(復健及中醫傷科除外)
(10)持有健保卡的百歲人瑞。
(11)多氯聯苯中毒之油症患者,持台灣省政府衛生處印製,縣(市)衛生局核發的就診手冊,至特約醫
   療院所門診者。
(12)八十八年八月一日保險對象就醫除應自行負擔原基本部分負擔外,可免除新制部分負擔對象如下表:

免除部分負擔
藥品部分負擔
復健物理治療部分
(含中醫傷科)
1.藥品費用100元以下之處 方
2.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慢性 病、開藥二十八天以上
且分次調劑)
3.牙醫門診診療服務
4.門診論病例計酬項目
實施中度-複雜治療(實施中度治療項目三項以上,且合計時間超過50分鐘,如肌肉電刺激等十四項)、複雜治療(限復健專科醫師處方,治療專業人員親自實施,如平衡訓練等七項)

以上三項共同免自行負擔對象
1.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免自行部分負擔者,如重大傷病、分娩、預
防保健等
2.至山地離島地區院所門診者
3.榮民及低收入戶

參考資料:健保局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生病就醫時提供家長以下的注意事項參考

1.就醫時記得帶能安撫寶寶的東西,例如:奶嘴、牛奶、喜歡的玩具等。

2.不要給寶寶穿厚重或緊身的衣服,以方便檢查。

3.家長進診間之前先整理一下思緒,不要過度緊張。

4.如果有家族遺傳史,一定要陳述清楚。

5.最近如果有看過別的醫師,必須主動告知。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到醫院看病時選擇易穿脫的衣物,避免上妝方便醫師診察外觀。

例女性病人於婦產科就診時,考量內診檢查的需要,如果穿了好不容易才塞進去的緊身衣褲,要花多少功夫才能再穿回去?

看皮膚科時,考慮醫師須親自檢視患部的皮膚病灶,因此穿著方便醫師診治的服裝,尤其女性病患,千萬不要穿著連身衣服,萬一要檢查腰部的皮膚,可能就要大費周章地穿脫衣服。如果有心臟或胸腔部位的毛病時,醫師可能必須以聽診器檢查,所以不要穿連身的內衣或外衣,改穿兩截式的套裝就比較方便。在診治許多疾病的時候,醫師必須檢查皮膚或指甲的顏色,因此千萬不要塗抹厚厚的粉底、脣膏或指甲油,這樣可能會讓醫師隔著化妝品而有看不出個所以然的困擾,影響正確的診斷。
2.避免佩帶首飾
到醫院就診時,醫師可能會安排進行各項檢查或照X光,這個時候病人必須將身上的首飾卸下來,因此去醫院就診最好不要戴首飾,尤其不要佩帶過於貴重的首飾,以免在穿戴過程中遺失,得不償失。另外,女性最好不要穿有金屬釦子及拉鍊的外衣與內衣,也不要穿有鋼絲的內衣,以免在照X光時出現影響判斷的因素。
3.不必刻意清洗身體才就診
有些病患為了尊重醫師或是禮貌,刻意在就診之前先洗頭、洗臉、洗澡,然後才去看病,但這樣一來有些病的特徵就難以判斷,可能會影響醫師正確診斷。此外,有些婦女因為生殖道的感染而求診,但又怕在內診時對醫師不禮貌,事先很努力地清潔患部,反而讓醫師不容易藉由分泌物或局部症狀的表現來診斷病症。
4.不要貼著膏藥就診
當遇到骨骼、關節問題的時候,照X光檢查關節,請一定要將膏藥事先拿掉。臨床上有時候會遇到病患表示關節在跌倒後劇烈疼痛,當要安排X光檢查時,赫然發現病人貼著膏藥不打緊,還說「這帖藥很貴,要貼三天才可以拿下來,今天才第一天!」又或者是貼膏藥的周遭有點泛紅且劇癢難耐,可能是對膏藥過敏,病患卻堅持不肯拿下膏藥,這些都將造成醫師的困擾。請切記,貼著膏藥照X光,可能會影響X光片的品質;如果懷疑皮膚對膏藥產生過敏,不將膏藥拿下也沒辦法做正確判斷。
5.看病時要跟醫師說些什麼?
a自己過去有藥物過敏的情況,以提供醫師處方時參考。
b最近吃過什麼藥,包括健康食品、特殊食物或喝酒。
c自己過去得過哪些病、有哪些異常的醫學檢驗結果、有無開過刀或住過醫院。
d自己的職業以及工作的環境。
e家族中的特殊體質或遺傳疾病,以及目前家中是否有其他人罹患跟自己類似的病。
f近期有無外出旅遊。(特別是有流行病盛行之地區)
g女性病患要告訴醫師自己目前有無懷孕,或正準備懷孕、正在餵母乳,以提供醫師在診斷疾病與處方時參考。
6.將最近做過的健康檢查資料或固定服用的藥物準備好
目前國內的健保病歷資料還無法跨院所互通,因此,如果要去看一位不是您習慣看的家庭醫師,務必把最近的檢查報告與所服用的藥物資料彙整起來,不要只拿了一大把花花綠綠的藥物,醫師不一定看得出來。另外,有時候藥廠會更換藥物包裝,所以最好帶著領藥印有藥名的袋子或藥物的原廠包裝,否則將影響醫師判斷的正確性。

參考資料:健保局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什麼是健保給付之人工髖關節

人工髖關節是依人體髖關節形狀構造及功能利用金屬合金(如鈦合金、鈷鉻鉬合金)及取代磨損軟骨面的高分子聚乙烯塑膠襯墊所製成的假關節,用以模擬正常髖關節活動及功能()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大多用於罹患嚴重髖關節疾患的病人,例如老年退化性髖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另外常見的年輕人酗酒或使用類固醇造成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當髖關節軟骨破壞磨損,初期可藉藥物及活動調整來控制,但是到了嚴重的晚期,則常常必須考慮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保險對象如合乎健保規定之使用規範者,即可享有健保給付。目前健保給付之人工髖關節及其使用規範,可上健保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nhi.gov.tw查詢。

 

二、什麼是陶瓷人工髖關節

人工關髖節材料方面已研發出陶瓷材質股骨頭及髖臼內襯來做為磨損的介面,以新的技術將鈷鉻鉬合金之金屬股骨頭及高分子聚乙烯髖臼內襯以陶瓷來取代,可以降低磨損率,延長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目前陶瓷人工髖關節的廠牌及品名,如件1

 

 

三、為什麼無法全額給付陶瓷人工髖關節

目前健保給付之人工髖關節之人工股骨頭為金屬之鈦合金或鈷鉻鉬合金,髖臼內襯則為高耐磨之高分子聚乙烯,其磨損率已相當的低,好好的使用,應有相當高的機會不必再次手術更換人工關節()。而陶瓷材質股骨頭及髖臼內襯相當昂貴,在健保財源有限的情況下,難以列入健保給付;依現況,保險對象或其家屬如果希望使用,必須全數自費購用。健保局為減輕保險對象的負擔以及考慮給付的公平性,故對該類品項給予部分給付。以陶瓷人工髖關節為例,對於已符合傳統人工髖關節使用規範者,將可按傳統人工髖關節之價格52,560元給付,差額部分由保險對象負擔。

 

四、健保如何部分給付陶瓷人工髖關節?

本保險現行已給付各類人工髖關節,並訂有使用規範,對於符合該使用規範,經醫師詳細說明並充分瞭解後,而自願選用陶瓷人工髖關節者,為減少保險對象之負擔,由健保局依傳統人工髖關節支付,超過部分由保險對象自行負擔。臨床上人工髖關節置換分為以下三類(對照表詳附表)

(一) 置換整組人工髖關節:依傳統人工髖關節費用(全人工髖關節組52,560元、重建型人工髖關節組63,180元及雙極式人工髖關節組47,060元)支付,超過部分由保險對象自行負擔。

(二) 置換部分組件:再次置換人工髖關節者,可能僅須置換部分組件如股骨頭(Head)或髖臼杯內襯(Insert);依「重建型人工髖關節組」之Head最高支付價9,000元,Insert最高支付價5,490元支付,超過部分由保險對象自行付擔。

()特殊情況:符合現行健保給付人工股骨頭(MOOR)規定者,如自願選用上開陶瓷人工髖關節,依人工股骨頭支付價10,350元支付,超過部分由保險對象自行付擔。

 

五、醫療院所應告知保險對象哪些事項

醫院應於實施前充分告知保險對象或家屬使用之原因、須自行負擔金額、傳統人工髖關節及陶瓷人工髖關節之廠牌及產品性質(含禁忌症等)後,填寫同意書(格式如附件2),一份交由保險對象保留,另一份則保留於病歷中。

 

 

六、如何獲得醫院收費等相關資訊

醫院應將其所進用之陶瓷人工髖關節廠牌、收費標準等相關資訊置於醫院之網際網路、明顯易見之公告欄或相關科別診室門口,以供民眾查詢,健保局會不定期派員稽查。

另健保局會將陶瓷人工髖關節之相關資訊置於健保局全球資訊網站(網址:http://www.nhi.gov.tw/火線議題/健保部分給付醫療材料費用),民眾可上網查詢。

 

七、如何檢舉及申訴?

民眾就醫時,如果遇到醫療院所未依上述規定時,請透過以下管道提出申訴或檢舉。

1. 0800-030598免付費電話,有專人馬上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2. 透過健保局全球資訊網 http://www.nhi.gov.tw的民眾意見信箱E-mail

3. 親自到健保局各分局或聯絡辦公室。

※註: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勞工不可不知的勞保權益

查詢網站

http://www.bli.gov.tw/sub.asp?a=0000107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生時期的我,只知道學校幫學生投了保險,卻從不知道原來學生時期因意外受傷看門診甚至生病住院時,也有自己的諸多權益,可以申請理陪,而這些理賠都可要求學校代為申請的,以下權益也包含托兒所及幼稚園

 

 

給付項目
給付金額
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 滿十四歲以上學生,給付身故保險金一百萬元;未滿十四歲學
生,則給付喪葬費用一百萬元


給付
第一級
100萬元




滿1年: 15萬元
滿2年: 20萬元
滿3年: 25萬元
滿4年: 30萬元
第二級
75萬元



滿1年: 11萬2,500元
滿2年: 15萬元
滿3年: 18萬7,500元
滿4年: 22萬5,000元
第三級
50萬元
第四級
30萬元
第五級
15萬元
第六級
10萬元


療 給付


住院保險金 每一事故給付金額最高以5萬元為限
專案補助
(限免交保費學生且一年內需做重大手術)
每一事故給付金額最高以20萬元為限
傷害門診 每一事故給付金額最高以5,000元為限
燒燙傷暨須重建手術保險金 每一事故給付金額最高以3萬元為限
慰問金 被保險人集體(指被保險人五人以上)中毒須住院者
每人給付3,000元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免向健保局申請重大傷病證明之疾患其重大傷病由診治醫師逕行認定後即可享有此次住院免部份負擔

1.急性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後一個月內其重大傷病由診治醫師逕行認定後由醫院免其自行負擔費用,免向健保局申請重大傷病證明。

2.早產兒出生後三個月併發症住院者,其重大傷病由診治醫師逕行認定後由醫院免其自行負擔費用,免向健保局申請重大傷病證明。

                                                                         參考資料健保局

more6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